9月29日,飞天云动正式开始申购。从2017年开始向AR/VR内容生产服务商转型,至今不过短短5年。短短5年间,飞天云动从当时的初出茅庐的转型者,成长为拥有5000+竞争对手的行业的领跑者。
根据港交所历来上市的企业资料,都没有飞天云动“含元量”如此高。可以说,飞天云动稳坐“国内元宇宙第一股”的宝座。飞天云动在大环境趋于冷静的时候冲击港股,离不开市场对于元宇宙和数字经济前景的信心与乐观态度。
1、元宇宙概念风云起,打开行业新格局
2018年,科幻冒险片《头号玩家》在院线上映,向大家展示了绚烂又梦幻的虚拟世界。电影中,年仅18岁的男主角带上“头盔”,摇身一变成为游戏里人们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以自信、勇敢、机智的全新形象赢得玩家的喜爱。2021年,“元宇宙”概念突然升温,科技巨头们趋之若鹜。英国《经济学人》把它列为2022年最值得关注的22项新兴技术之一,《证券日报》说它是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数字时代,有人借助电影中的“绿洲”来描述“元宇宙”未来的形态。

而飞天云动所处的细分赛道,就是元宇宙的场景内容层,主要提供AR/VR内容和服务,是国内AR/VR内容与服务的领先供应商。它还为国内众多虚拟内容开发者提供专业引擎及服务,也为消费、汽车、文旅、教育等领域诸多品牌提供了一站式的技术输出服务以及标准化的生产工具。
2、三大业务协作互动,形成商业闭环
飞天云动业务主要包括AR/VR营销服务、AR/VR内容、AR/VR SaaS三大模块。其中,AR/VR营销服务为公司主营业务,且基于AR/VR互动内容向广告客户提供AR/VR营销服务,具备“我开发,帮你用”的发展特征。2022年AR/VR营销服务第一季度提供了约72.3%的收入。而另外两大业务——AR/VR内容和AR/VR SaaS,虽然目前这两大业务还不能视为飞天云动的主营业务,但从成为新的增长曲线指日可待。

从收入占比来看,这两大业务目前还不是飞天云动的主营业务,但从业务增长速度来看,成为新的增长曲线则是可以预见的事——就拿AR/VR SaaS业务来说,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122.9%,2022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53.2%。这一增长曲线显然十分符合“飞轮效应”的发展特征,即新业务推出初期业绩难免未形成规模效应,后续随着该业务不断推进,这项业务将像飞轮一样越转越快。
与此同时,随着AR/VR内容和AR/VR SaaS的进一步发展,飞天云动各大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亦变得愈发明显。比如说,该公司的AR/VR营销服务及AR/VR内容业务可以通过已有的项目经验促进AR/VR SaaS技术的升级与迭代,而AR/VR SaaS平台则可以反向提升AR/VR营销和AR/VR内容的运营效率。基于上述三大业务的协同效应,该公司或将进一步改善公司整体AR/VR业务生态系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上述种种数据来看,不难看出,飞天云动的主营业务AR/VR内容目前已经抓住客户的痛点和需求夯实了“基本盘”,而亟待爆发的AR/VR内容和AR/VR SaaS则通过“飞轮效应”逐步启动了第二增长曲线。
3.技术优势明显,吸引大厂伙伴青睐
飞天商业逻辑从财报业绩中得到验证,而众多的合作伙伴,更是服务优质和技术的硬实力。快手、百度、华为、阿里……这些互联网巨头在冲入元宇宙时,纷纷邀请飞天云动作为其共行的合作伙伴。

飞天云动还将与华为云在数字人方面展开合作,并在数字人商业落地上提供协助。飞天云动依托自研的轻量化开发引擎以及多年的开发经验,能够保证数字人实时渲染的三维可视化终端视觉效果的同时成本控制在一个极低的水平。在渲染效果上,飞天云动自研的FT Engine与UE、U3以及都能互相打通,保证优秀的光线追踪及光照效果。据调研,飞天云动的超写实数字人具备极强成本优势;而对于像素级数字人,性价比与生产速度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在飞天云动与快手的合作中,依托 SaaS 平台万目云,将为快手的全景视频创作者们提供便利的编辑工具,广泛适用于全景图片、全景视频应用场景,还可添加 3D 模型、特效等互动功能。创作者可将编辑后的内容,直播推流到快手,进行直播,这将大幅降低房产家居、文博、教育、数字营销等多领域的全景直播门槛。
编辑:z0011
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